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68|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国图》首发式现场(临戳)的制作见证 !(非诚勿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18: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09-9-11 13:28 编辑

09、9、9上午9时《国家图书馆》邮票首发式在北京图书馆新馆南门口举行,现场启用了“国家图书馆”临时邮戳,本人于首发前日得到消息并通过慎重考虑在首发现场临时邮局不失时机制作了极限片。具体理由及制作成品相信广大有邮识的邮人是能领会的,在此也希望多加评价。
   1、我想大多数邮友都参加过邮票首发仪式,现场有亭子或广场上摆放一排桌子,为邮人加盖邮戳等服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久前的成都《黄龙》首发式有临戳(有报道);06年大同车站广场《云冈石窟》首发式我在现场有临戳;07年保定直隶府门前《清西陵》首发式我在现场有临戳。实际这些临时邮戳存放使用地点与具体有的相差几十里甚至几百里地,难道我们在邮票首发式现场用临时邮戳制作的极限片,就不是大师们说的“极限片”?令人啼笑皆非的无知逻辑!
  2、这里值得重点提示:首发式现场的临时邮局,临时邮戳使用,是不应同于常规固定邮局定论!
  3、从极限集邮规则要点,我就不想多讲了,难免“王婆卖瓜之嫌”,邮友可以参考08、12、26《中国集邮报》郑炜先生文章《解析fip极限集邮讲座  理解沃尔夫授课要点》
中英文对照(蒋海滨先生翻译)
文章通俗易懂,邮友不妨读一读,会有启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 ... 2408&extra=page%3D1
53#
发表于 2009-9-21 23:4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学习了,
52#
发表于 2009-9-16 21:44 | 只看该作者
讲的有道理,制作的更有道理!
51#
发表于 2009-9-15 2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09-9-16 00:12 编辑

极限片的邮戳有要求与邮票、明信片题材(或图案)直接和密切联系的要求。所谓“密切”应该是与邮票、明信片题材(或图案内容)在邮政地点上的最相关(地点和谐),即我们常说的邮政辖区内的越近越好;所谓“直接”应该是指邮戳的图案或文字的一致。密切是隐含的,直接是显露的。

国图临时邮戳经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批准在邮票首发仪式上使用,从极限集邮的角度看,它应该包涵国家图书馆在北京的所有机构,也就是说这个临时邮戳不受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属下某邮政局邮区管辖的限制。

而去年的“中央电视台”普通邮戳却与此不同。中央电视台邮政局(所)是一个常设的邮政服务机构,是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的派出邮局,它的业务范围仅限于中央电视台,即目前还在使用的中央电视台,而与尚未投入启用的“大裤衩”无关。从极限集邮对极限片邮戳的要求看,用目前的“中央电视台”普通日戳制作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即“大裤衩”)极限片仅仅满足了邮戳文字的“直接”关联,而与“密切”相去甚远。
地名(邮戳名称)和谐必须建立在地点和谐的基础上。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09-9-15 22:04 编辑
黄龙本来就设有邮局,所以,没有含“临”字的邮戳

黄龙邮戳应该加上“临”。
因为所谓的“黄龙邮政所”只有风景日戳可以盖;只有豪华的集邮册可以买,没有挂号信收寄,没有汇款业务,没有快递收取,没有包裹邮寄 ...
吴洪熙 发表于 2009-9-15 21:43

(黄龙邮戳应该加上“临”。)
说得好!
加上(临)意义就不一样了,名正言顺~~
49#
发表于 2009-9-15 2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09-9-15 22:15 编辑

黄龙本来就设有邮局,所以,没有含“临”字的邮戳

黄龙邮戳应该加上“临”。
因为所谓的“黄龙邮政所”只有风景日戳可以盖;只有豪华的集邮册可以买,没有挂号信收寄,没有汇款业务,没有快递收取,没有包裹邮寄。。。。。。,更没有普通日戳盖销!所以这个“邮政所”不是真正意义上为邮政用户服务的邮政所。而且这把“黄龙日戳”还没到达这个邮政所呢。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0:52 | 只看该作者
经过3年多建设,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接待读者。同时,国图镇馆之宝——《四库全书》首次集体亮相,读者可透过阅览室的玻璃墙一睹其真容。  

    据国图馆长詹福瑞介绍,国图二期工程共投入资金12.23亿元,主楼地下3层、地上5层,实际面积80538平方米,新增读者座位2900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提高8000人次。新馆开馆后,国图馆舍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二期新馆开馆后,国家图书馆形成二期以服务普通公众为主,一期以服务研究型读者为主,将古籍业务与服务整合于古籍馆的服务格局。

    《四库全书》是丛书名。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0:51 | 只看该作者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09-9-15 20:55 编辑

44# 余智东


呵呵~~百忙中很愿意回复余友:
1、放在集邮公司的应该是纪念邮戳
2、临时邮戳启用在首发式上,没有所谓“异地之说”
3、极限片没有投递之说,张嘴投地局、闭嘴原地局,那是“原地集邮”
4、《四库全书》当天就在新馆展览,我看到了~~~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0:28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这把戳是可以使用的。
对于销此戳是否最好,那就见仁见智了,但是,销此戳一定是合适的,而且我认为比较好,一目了然。
就如我旁边的这枚法国著名的加德桥极限片,虽然销“尼姆”、“阿尔勒”都是比较好的原 ...
郑炜 发表于 2009-9-15 09:33

郑炜先生的观点恰当切入极限集邮的核心问题,值得学习!
邮识强、极限强,中国极限集邮最有希望!
44#
发表于 2009-9-15 1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余智东 于 2009-9-15 14:29 编辑
196545
殷吉丰 发表于 2009-9-9 19:36



  呵呵!  我想如果这个临戳放在  第3地(如总公司或北京公司)  使用,
那可能就没人争议他能做盖古籍馆的极限片了!  
就会是2者皆可!
可它偏偏放在新馆!问题就来了!

另:这枚四库全书  是放在新馆吗?
按理"四库全书"是古籍,应放在古籍馆吧!
虽然这票的主图是新馆,但如果"四库全书"放在古籍馆,还是应该盖"西四"!
(四库全书存放哪个馆没调查过,姑妄言之!@@@)

但愿四库全书放在新馆,不然一枚好片就废了!

090909193633720fc4dfad850f.jpg (46.42 KB, 下载次数: 108)

090909193633720fc4dfad850f.jpg
43#
发表于 2009-9-15 09:33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这把戳是可以使用的。
对于销此戳是否最好,那就见仁见智了,但是,销此戳一定是合适的,而且我认为比较好,一目了然。
就如我旁边的这枚法国著名的加德桥极限片,虽然销“尼姆”、“阿尔勒”都是比较好的原地,不过销“加德GARD”邮戳更加直观,更能让人接受。
42#
发表于 2009-9-13 17:04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我欣赏!
41#
发表于 2009-9-13 14:3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周先生关注“临时邮戳”!
1、“北京国家图书馆临戳局名与真实使用地相符,这没得说。”
敢于讲这样真话的,我佩服您!
2、“但是有的临戳使用地并非局名地,邮政日戳异地使用,难道不值以质疑吗?”
完全 ...
殷吉丰 发表于 2009-9-10 21:20

     就邮政日戳异地使用问题,请参阅(1987)邮政字96号《关于不准复(仿)制邮电日戳和日戳印模的通知》,你自然会悟出其然。
40#
发表于 2009-9-13 12:15 | 只看该作者
好片,好戳,制作讲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19 11:14 , Processed in 0.0658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