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2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种极限邮集能参加省级邮展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5 2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种极限邮集能参加省级邮展吗?



近日,在宜昌举办的省邮展上有一部“龙袍”极限邮集。该邮集全部利用同一枚壬辰“龙”邮票,配不同图案的明信片(大部分是近年的故宫册式片和拜年贺卡片),加盖几种首日纪念邮戳(或日戳、或拜年戳)的极限片,制成洋洋大观的5框80贴片158枚“龙”派生品极限片的极限邮集。可惜了花了这么多人民币,用了这么多“龙”生肖邮票,却陷进了极限集邮误区。

体育各项目比赛都有规则,集邮各类竞赛也有规则。规则就是“王法”。省级竞赛性邮展本应严格执行规则。规则上明明白白写着:“对‘派生品’的极限片使用,为了避免出现展示的不均衡和缺乏素材的情况,每一个展框最多只可展示两枚‘派生品’的极限片”,这就成了极限集邮爱好者制作极限片,编组极限邮集的行动指南。

一部违规的极限邮集怎么登上了省级邮展的殿堂,而且拱手送给其镀金奖牌呢?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失误。看来,征集员、评审员很有必要率先多学点规则,理解规则,执行规则,适应规则的变化,与时俱进,才能引领广大集邮者走出误区,使中国极限集邮健康向前发展。(守卫)
36#
发表于 2012-6-16 13:21 | 只看该作者
没看邮集.我就认为(清代正团龙纹龙袍)这部邮集很好。好就好在有新意.有开拓性.
会编会讲故事。当观览了这部邮集后.又认为获省奖受之无愧,是凭作者之实力。
我以为"批评的人",应学学极限.不要断章取义。
35#
发表于 2012-6-7 1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水之沉泥 于 2012-6-7 12:54 编辑

得益于楼主的板砖,《清代正团龙纹龙袍》极限邮集目前在国内极限集邮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该邮集的评述,不管是叫好的,还是板砖的,评述者的立场不同,自然答案也不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相同的就是,大家至少都认真去看了这部邮集的网贴(见中国极限集邮网“极限邮展厅”栏目,链接如下: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 ... &extra=page%3D1)。
    从该邮集网贴的跟帖者来看,叫好的还是占大多数,说明该邮集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据邮展工作人员说,省展期间,该邮集的观看人数每天都是最多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不好,大家心里有杆秤。我个人认为,也许多年之后,《清代正团龙纹龙袍》极限邮集成为了以叙事的方式编组生肖类极限邮集的一个范本,这也是不可知的。不信的话,时间会给予证明的。
34#
发表于 2012-6-4 09:19 | 只看该作者
非也,当别的类别看不起极限邮集时,我们更应追求高水平的邮集来参加正式邮展。
娱片汤 发表于 2012-5-31 17:26

赞同!应追求制作高水平的极限邮集才不被轻看.
33#
发表于 2012-6-3 09:18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正如楼主所述,体育各项目比赛都有规则。比如足球,就算是裁判误判,也是绝对不允许改判的。这是为了保证球场上裁判的绝对权威。邮展亦是如此,这部邮集已经参加了省展,而且获得了镀金奖品。这都是评审员依据规则来评判的分。是不容改变的事实。
其次,这部邮集能否参加省展?我看各位老师的跟帖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楼主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找2009洛阳世界邮展时那部《苏联著名宇航员》极限邮集来对比,《苏联著名宇航员》邮集中非极限片、派生品的大量使用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的邮集也参加了世界邮展,并且获得了铜奖。相对来说,徐杨老师的这部邮集每枚极限片都是合格的!用这样合格极限片制作的邮集难道连参加省展的资格都没有吗?
32#
发表于 2012-6-1 15:39 | 只看该作者
研究类邮集还可以对邮戳进行研究。
31#
发表于 2012-6-1 15:33 | 只看该作者
先在记事栏里争鸣,再来看这个集子,先前的判断基本准确。
既然获了奖,还是先表示祝贺!集邮无罪,极限集邮无罪!
徐先生精神可嘉,是上了贼船,一条道走到黑的料。欢迎加入集邮队伍!!
现在来谈谈观后的观点:
这样的邮集不展,可惜了!真正的问题是这样的邮集评不评?
评。从作者的态度和研究,给80分。见仁见智,评审员已给出理由!
这个集子,不贴邮票,拿到北京来参加现代邮展,应该有这个分数吧?
建议:已经有这个集子垫底了,徐先生可以做些更贴近FIP规则的集子参加竞赛类邮展。
既然获了奖,还是先表示祝贺!集邮无罪,极限集邮无罪!
30#
发表于 2012-6-1 15:02 | 只看该作者
敢不敢展是一回事,能不能展是另一回事;邮集制作者得一分!
评不评是一回事,得什么奖是另一回事;评审者得二分,负得!
在FIP规则中,只有研究类没有明确限制派生品数量,如果是研究类邮集,无可厚非,那就错怪评审员了!
必须指出的是,研究类邮集必须是对邮票或极限片的研究,不应是对明信片的研究!
简单逻辑,如果单研究明信片,可以直接上明信片邮集,不用做成极限片。
29#
发表于 2012-5-31 17:31 | 只看该作者
28# 娱片汤


赞同佳雄兄的话!越是形势严峻,越是要高标准严要求。普及是一回事,但在省级(特别是竞赛级的邮展)邮展上,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大家应该都很清楚!
28#
发表于 2012-5-31 17:26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按照规则要求有差距,但对宣传普及极限集邮还是有益的!
陈明宇 发表于 2012-5-31 16:04

非也,当别的类别看不起极限邮集时,我们更应追求高水平的邮集来参加正式邮展。
27#
发表于 2012-5-31 16:0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按照规则要求有差距,但对宣传普及极限集邮还是有益的!
26#
发表于 2012-5-31 15:51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邮集如果换在福建参加省展,可以说连入围的机会也很小,更别说得奖了。记得我地有位邮友的邮集在福建省展得个三等奖,过后非常不满,他说这部邮集曾在湖北省展上得过一等奖(他女儿在武汉读大学,以他女儿的名誉参加)。看来参加湖北省展比较有胜算~
25#
发表于 2012-5-31 1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keatsias 于 2012-5-31 15:48 编辑

也进来说几句,既然都得奖了,都是既定事实,也不能改变。现在需要讨论的问题是,作为一部极限邮集参加极限类竞赛,目前这部邮集是否符合了极限集邮的要求!!不要跟当前极限的形式搭上关系,楼上好几位都觉得外界在打压极限,我们玩极限的要给自己一个宽松的环境。但情归情,理归理,既然有极限评审规则在,我们就要通过规则再来审视,即使是部已经获奖的邮集。如果评审这部邮集的评审员是极限类的,那无可厚非;如果是其他类别的评审,那我们作为自己玩极限的,就要用极限的角度再来重新看这部邮集!客观的看待,也是为邮集和作者提供思路和参考。我觉得越是坏境恶劣,我们越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拿出合乎要求的作品,如果我们的作品都是按照要求完成的,别人还会吹毛求疵吗?
     再者,作为省级邮展,成绩存在地区差异,这类邮集在浙江也是很难参加邮展的。作为竞赛级别的省级邮展,我想跟普通的普及型的邮展多少还有点区别的吧!至少评审评分的时候还是按FIP规则来的吧,那些另类的东西也不是参展和讨论之列吧!
24#
发表于 2012-5-30 09:54 | 只看该作者
当前省以下(含)的极限集邮方向,我以为普及是第一位的,至于以什么方式和类别的邮集参展都无所谓,能否获奖也无所谓。目前民间有多种形式活泼的极限集邮类别,如:一页极限邮集、极限邮照、极限卡、明信片、邮资图极限片、票证极限片、火花极限片等等,都不是FIP规则允许的,但只要喜欢,放开让大家展一下,也无妨,至于正规的国展按FIP规则去要求,我们则另当别论。贵在参与、贵在普及,由量变转化为质变,这才是我们极限集邮的大方向。
23#
发表于 2012-5-29 20:23 | 只看该作者
去看看此邮集,再发表看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8-2 12:53 , Processed in 0.0543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