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8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另类极限”的话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9 0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在《极限邮讯》上出现的关于“另类极限”的讨论,个人并不反对“另类极限”。但是对其中大力提倡的一些人的观点有些疑惑。文中显然的把一些可能不符合现行邮展规则,或者不是最佳邮戳选择(或者是最佳素材选择)的极限片也归纳到另类极限当中:例如外国的熊猫片销外国戳(具体什么片我不清楚);或者是熊猫产地(保护区)外的国内其他地点邮戳(具体地点不详)。</P>
<>我想了解的是“另类极限”的范围包含哪些内容?</P>
<>其中包括:1极限邮照?</P>
<>                2违反邮政规定制作的邮资封片简的邮资图制作的“极限片”?</P>
<>                3相似片?</P>
<>                4相关片?</P>
<>                5所有的不符合现行邮展规则的极限片?</P>
<>                6极限封?</P>
<>                7邮政附加费票制作出来的“极限片”?</P>
<>               8邮票附票为题材的“极限片”;或者邮票边纸为题材的“极限片”?</P>
<P>               9画片,照片,剪裁出来的等非明信片为载体制作出来的“极限片(照,画)”</P>
<P>      现在一些极限片可能符合现行邮展规则,但是也可能不符合以后的邮展规则;现在有些片可能不符合现行的邮展规则,也许以后会有机会符合邮展规则。所以个人反对把不符合现行邮展规则的极限片纳入到“另类极限”当中去。</P>
<P>     “另类极限”要发展,必须有她所界定的一些内容,否则的话,“另类极限”的提法就难以分清和极限集邮的关系,难免混淆视听。</P>
      不成熟的想法和看法?请大家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9 7:57:33编辑过]
2#
发表于 2007-11-29 09:18 | 只看该作者
好见解!欢迎将内容扩展投稿至《极限邮讯》编辑部!
3#
发表于 2007-11-29 09:51 | 只看该作者
我对“另类极限片”的几点看法<p></p></P><p></p> </P><p> </p></P>自张巍巍、客文达先生等陆续在北京市集邮展览 (省级邮展) 中,相继展出“另类极限片”展品后,极限集邮界关于“另类极限片”的议论多了起来。有竭力推崇的、有模棱两可的、也有坚决反对的。<p></p></P>我觉得不论是推崇者还是反对者,对“另类极限片”的理解都有失之偏颇之处。<p></p></P>首先,从定义和概念上看  </B>目前尚未见到关于“另类极限片”的准确定义,也没有关于“另类极限片”完整概念。张巍巍、客文达乃至于南京李力展出的那些“另类极限片”展品素材,是与现行极限集邮评审规则相悖的“极限片”,本身就不是极限片(如灰姑娘邮票极限片、极限图片、极限照片等),因此以“另类”称呼!<p></p></P>此外,有的邮友将凡是不符合规则的极限邮品(极限照片、极限门票等)统统归入“另类”极限片,我觉得归类并不准确。极限照片、极限图片(卡)可以归入“另类”极限片,但极限门券(票)归入就不妥,因为它们载体本身就不是什么片、卡。<p></p></P>其次,从展出时机看 </B> 张、客二位展出这些“另类极限片”展品时,并不是以参赛者的身份出现的,而是以该邮展的评审员身份出现的。因为在竞赛级展览中,评审员的展品只是展示性的,并不参与评奖。所以,他们展出这类展品,带有增加展览、展品趣味的性质,并非提倡或者号召大家学习的。南京李力展出的“另类极限片”展品,则是因为该展览为非竞赛级的。<p></p></P>一般的极限集邮爱好者,如果手头也有意、无意的收集了这些“另类极限片”,只要喜欢,只要邮展是非竞赛级的,完全可以组织展品参展,以增加趣味和乐趣。<p></p></P>最后,从可行性和最终去向看 </B> 我们收集极限片,主要是为了增加乐趣,也为了有朝一日参加竞赛级展览,当然要收集那些符合规则的极限片。即便不参展,将来也要考虑这些极限片的出路和归宿,如果要使其可以迅速变现,当然也是符合规则的极限片容易出手,容易兑现成钞票。<p></p></P>“另类极限片”不符合现行的评审规则,其制作也与现行的邮政法规相悖(比如剪下邮政用品上的邮资图案制作极限片等,碰上执行邮政规章认真的邮局人员,你根本就不可能制作成功;再比如用税票制作极限片,因为其本身就不是邮票,所以,获得合理盖销的机会是不多的等)。任何集邮品都必须遵章,极限片也不例外,用违反《邮政法》的行为和结果来推荐“另类极限片”是不当的。试想,老币值邮票现在能用来制作极限片吗?用香港、外国邮票盖中国邮戳制作极限片可以吗?当然不行!因为它不合法,不合法的东西当然不能推广。但个别人喜欢,那是另外一回事。即便反对,也有人会制作下去。<p></p></P>再比如制作“极限照片”、制作“极限门票”……那时个人的事,刊物可以介绍,有人喜欢可以仿效。但这种东西毕竟喜欢的人不多,也受条件的限制。就象现实生活中的“闯红灯”、“不走行人横道线”的行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呢?我认为,在至今尚须大大普及极限集邮知识的时候,在还有许多人搞不清“何为和谐”、“何为极限”的时候,还是要大力宣传正确的极限集邮知识,让正规的极限集邮发扬光大。<p></p></P>    此外,有邮友将盖外国邮展戳的极限片也划到“另类极限片”里,是不妥当的。盖邮展戳的极限片,是符合规则的可以展出的合格极限片,它们与“另类极限片”不能划等号。<p></p></P>
4#
发表于 2007-11-29 09:5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发表在《极限集邮者》第5期上的看法,请邮友指正!
5#
发表于 2007-11-29 10:50 | 只看该作者
<>     符合现行《规则》要求的极限片,不属于“另类极限片”的范畴。</P>
6#
发表于 2007-11-29 13: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07-11-29 13:5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自己并不赞同另类极限,本身极限集邮就是在追求更高层次的极限.</P><>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是普及还是提高极限集邮.如果说在普及阶段,另类极限是可以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极限集邮,但在此后的阶段,还是得走正规化道路,就如同我自己的金卡极限一样,有些人把金卡极限也划入另类,我觉得不妥.现在大家对另类的概念还没统一,以至于对其中一些制成品的观点有分歧.对于理论研究还是要把重点放在正规品上,另类至于在今后是否能正名还难说,照目前中国邮政大量在销毁库存邮票情况看,把邮资剪下来用好似登天!与其把邮资剪下来用,还不如不去销毁邮票那!把研究的精力放在正规品上,才是现阶段的重点!</P>
8#
发表于 2007-11-29 15:57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mikeatsias</I>在2007-11-29 13:50:30的发言:</B>
<>个人自己并不赞同另类极限,本身极限集邮就是在追求更高层次的极限.</P>
<>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是普及还是提高极限集邮.如果说在普及阶段,另类极限是可以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极限集邮,但在此后的阶段,还是得走正规化道路,就如同我自己的金卡极限一样,有些人把金卡极限也划入另类,我觉得不妥.现在大家对另类的概念还没统一,以至于对其中一些制成品的观点有分歧.对于理论研究还是要把重点放在正规品上,另类至于在今后是否能正名还难说,照目前中国邮政大量在销毁库存邮票情况看,把邮资剪下来用好似登天!与其把邮资剪下来用,还不如不去销毁邮票那!把研究的精力放在正规品上,才是现阶段的重点!</P>


<>
<>首先,用金卡为载体制作的极限片(前题是按现行FIP规则来制作,用合法的邮票来制作)怎么可能称之为“另类极限片”?</P>
<>极限片要求其载体为明信片,是问,难道金卡不是明信片吗?</P>
<>再回复楼主的问题:</P>
<>个人对“另类极限片”的范围理解可能不一样,我对“另类极限片”的理解就是形式像符合FIP极限规则中所述的极限片,但其所用的载体不是明信片,或者所用的邮票不符合现行FIP极限规则的要求,或者邮戳不是有效的邮戳。当然,这理所说的非有效邮戳,还要满足一个要求,就是选用的邮戳(准确的说是邮局或地点)要正确,比方说,制作天安门的极限片,戳可以精确到王府井邮所,你不要说随便盖个北京的其它戳,也来称之为“另类极限片”,这可不行。</P>
<>对于用附加费制作的极限片,我个人认为其不是符合FIP极限规则的极限片,就是因为附加费凭证不是邮票。</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9 16:03:16编辑过]
9#
发表于 2007-11-29 16:16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张福魁</I>在2007-11-29 15:57:51的发言:</B>
&gt;

<>
<>首先,用金卡为载体制作的极限片(前题是按现行FIP规则来制作,用合法的邮票来制作)怎么可能称之为“另类极限片”?</P>
<>极限片要求其载体为明信片,是问,难道金卡不是明信片吗?
</P>


<>金卡是明信片没错,但是规则说允许明信片印有与主题相关的文字,可是目前大量的金卡印有与图案无关的广告,有的图案是合成的,我想这类金卡好像不合适做极限片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9 16:18:11编辑过]
10#
发表于 2007-11-29 17: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发表于 2007-11-29 21:03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喜欢“另类极限片”,也赞同“另类极限片”这个提法。</P><>我以为“另类极限片”首先要可以称为极限片,即符合票片戳三者之间尽可能和谐一致的基本原则。所谓“另类”应是在此基础上对三要素的“票”作适当的放开(即以现行有效的邮资封片剪下的邮资图充当),其他两个要素是不变的。</P><>这仅仅是从快乐集邮的角度说,参加竞赛级邮展另当别论。</P>
12#
发表于 2007-11-29 23:27 | 只看该作者
<>按现行FIP规则来制作票片戳三者之间尽可能和谐一致的基本原则。</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9 23:28:30编辑过]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21:33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另类极限也应当符合邮政规章,否则,将走进死胡同,难以成气候
14#
发表于 2007-12-2 22:40 | 只看该作者
另类另类,另而类之,既已超出极限集邮的类别,姑且另而论之吧。
15#
发表于 2007-12-2 22: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8 02:12 , Processed in 0.0591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