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1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永良:沿线考察 发行邮品——杭州集邮者为运河申遗呐喊(新增片图说明文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8 22: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去年12月首次发行京杭大运河杭州段风光个性化邮票和明信片之后,今年3月20日至4月3日,杭州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及鲍柏青、陈振猷三人,带着众多杭州集邮人的重托,自费沿途考察大运河。自杭州直飞北京,从运河源头昌平开始,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考察了二十多个城镇,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4月1日晚到达苏州,本人去宾馆与他们见了面,听他们绘声绘色介绍考察情况,就象听了一堂生动的运河历史讲座。4月2日,我驾车带他们考察了苏州的枫桥、万年桥、宝带桥三处典型的运河景观,与他们结下了友谊,更为他们的申遗热情和科学态度而感动。让我们一起来为我们的母亲河——运河的申遗一起加油吧。

我给三人考察组在宝带桥拍下合影,右起:汪以文、鲍柏青(72岁)、陈振猷。



一、考察组加盖的运河沿线城镇邮戳:






二、今年6月9日发行的京杭大运河个性化邮票小版张:





三、个性化邮票无锡清名桥实寄片:




四、京杭大运河沿线风光明信片,全套20枚,文字说明印在片的背面:

封套





封底




1、北京昌平白浮泉: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打破了前人的视野局限,在北京昌平龙山发现了水量大且稳定的白浮泉。他开凿引水渠道,接纳了无数山泉,最终把水引进北京,使当年通惠河终端的积水潭成为“轴栌蔽天”的船港。直到现在,泉水还在从九个神态各异的明代石雕龙头中涌出。



2、通州运河神雕塑: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的通州,取自“漕运通济”之意。如今高耸在运河文化广场上和燃灯古塔隔河相望的运河神铜雕,是韩美林大师的作品,龙和麒麟寓意吉祥、升腾,用来激励和鼓舞通州人民继承和发展运河文化,用实际行动去建设美好的通州。



3、天津三岔河口:三岔河口,是天津最早的居民聚居点之一,它与“天津”名称的由来有着直接的关系。民谣“三岔口停船口,南北运河海河口,货船拉着盐粮来,货船拉着金银走,九河下梢天津卫,风水都在船上头。”真实反映了历史上三岔河口漕运的繁忙景象。




4、天津杨柳青镇:千年古镇杨柳青原称古柳口,南靠古老的南运河。当年“炀帝杨柳十万株,康乾盛世开漕运。”而今“户户丹青画吉祥,杨柳依然时代迁。”镇上既有气势巍峨的文昌阁,又有着已成为杨柳青博物馆的津西第一宅“石家大院”,几十座老宅院古韵飘香。杨柳青年画也成了运河边的特色文化。




5、沧县捷地乾隆御碑:河北省沧州市的捷地水利枢纽,是南运河向捷地减河分洪的控制工程。现在的分洪闸建成于1933年,安装的德国进口设备距今已有70年历史。在今天的沧县捷地闸所边的农家小院中,还保存着乾隆亲笔题写的御碑。





6、临清舍利塔:明清时期,建造北京城的大青砖,都是山东临清提供的。位于临清市城北卫运河东岸的舍利宝塔,保着一方风水,已有380余年的历史,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7、聊城运河广场:山东聊城市是受运河文化影响比较早的地区。隋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流经聊城的西部。元代会通河纵贯聊城腹地,为聊城带来了数百年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形成了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座落在山东聊城东昌湖风景区内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成为山东聊城的一个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文化旅游建筑。对于研究和传承运河文明,弘扬运河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8、东平县戴村坝:明朝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采用山东汶上白英老人的建议,在汶河与清河交界处修建戴村坝,引汶济运。南旺分水口“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既保证了枯水期京杭漕运畅通,又保证了洪水期水流安全入海,这里被誉为“北方都江堰”和“运河的心脏”。



9、济宁铁塔:铁塔寺位于济宁市中心,南临古运河一华里左右。济宁铁塔座落在寺内,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距今约有900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塔时,由于连年战乱,铁塔仅建七级而停工。到了明代万历九年(1581年),地方官署、士绅及民众集资聚众动工,亦用铁浇铸,增高二级,计铜铸塔座在内共11层,通高23.8米,金色的塔顶,玄色的塔身,设计精巧,蔚为壮观。




10、微山湖运河主航道: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它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相连而成,因微山湖最大,又统称为微山湖。公元1194年,黄河决口带来的大量泥沙抬高了湖两岸的地面,淤堵河道,使四个湖逐渐连在一起,京杭大运河也成了微山湖的湖中河。



11、微山岛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微山湖上的著名抗日武装微山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海游击队,微山县委、县政府在微山岛筑造了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纪念碑碑体由帆船、人体模型组成。帆高30米、船长2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红、白花岗石贴面。正面由已故国家副主席王震生前为纪念碑题写的碑名,碑两侧有铁道游击队队员铜铸群雕。




12、徐州淮海战役纪念碑:挺拔的纪念塔(碑)矗立在淮海战役纪念园林主轴线西段,周围有战役纪念馆、总前委群雕、徐州国防园和碑林等建筑,塔高38.15米,面向朝阳,巍然壮观。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南北回廊内大理石壁上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烈士名录。碑座两侧为大型浮雕,形象地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决战淮海的雄壮场面。




13、淮安总督漕运部院遗址:淮安是控制江淮的联络枢纽,历代中央政府都派设了专门机构和大员在此驻节。唐宋两朝都叫漕运总督。淮安市采纳了专家们的意见,将漕运广场改建成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公园,保存下了全国唯一的漕运管理机构遗址。





14、淮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故居位于老淮安市,现淮安市楚州区驸马巷7号。周恩来祖父周骏昂(号亥同)于清咸丰年间,从浙江绍兴移居江苏淮安做官时,合买了东西相连的32间房屋。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同志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12个春秋,受到最初的启蒙教育。



15、扬州闸:古运河穿扬州城而过,开扬州闸(原名湾头闸)引部分邵伯湖水入古运河,从瓜洲闸排出。主要有挡洪、排涝、航运、送水等功能,同时还兼有改善扬州市区水质等作用。





16、镇江京口闸:京口闸位于镇江市区平政桥以南古运河入江口处,是镇江市城区重要的通江水闸,是船只候潮南行或北渡长江的泊地。镇江地处长江和太湖的分水岭,南北低而中间高,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京口闸改建为复闸,希望藉此引潮济运并节水。北宋京口闸枢纽工程由潮闸、复闸(自北而南依次称腰闸、上中下三闸)共五闸以及水澳、澳堤及澳闸等组成。南宋时,腰闸废弃未再建。




17、无锡清名桥:清名桥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无锡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运河两岸。它是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耀的两个儿子太清、太宁捐资建造的,因此叫做“清宁桥”。桥在清康熙八年(1666年)重建,到了道光年间为避皇帝讳改名清名桥。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



18、苏州枫桥景区:枫桥景区位于苏州城西3.5公里处的三运河畔,是以寒山古寺、江枫古桥、枫桥古镇和古运河“五古”为主要游览内容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唐代诗人张继曾泊船枫桥边的古运河上,写下了千古绝唱《枫桥夜泊》,不但在中国脍炙人口,而且远渡重洋传到日本和欧洲等国。如今的枫桥,一边是诗韵钟声的古镇,另一边则是百舸急流的新河道,古今交融,美不胜收。




19、嘉兴长虹桥:嘉兴长虹桥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天启元年,康熙五年(1677年)重修,嘉庆十七年(1813年)又重修。位于王江泾镇东,横跨古运河,是浙北平原软基上修建的最长的石拱桥。石阶和桥拦均用花岗岩长条石砌成。长虹桥因造型优美壮观,为历代文人所称颂,留有“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瞩,南浮越水白,北北接吴山绿”等诗句。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此桥曾为接驾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也被现代建筑界、文物界所瞩目。




20、杭州闸口白塔:始建于五代吴越末期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塔,位于杭州闸口钱塘江边的白塔岭,守护在古代京杭运河的最南端。它采用湖石雕凿而成,是一座仿木楼阁式石塔,外观八面九层,逐层收分,比例适度,出檐深远,起翘舒缓,轮廓挺拔秀丽,是当时建筑技术、雕刻工艺、佛教艺术的集中体现,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2#
发表于 2009-5-28 23:10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本人2007年6月份发的关于杭州邮友考察京杭大运河的帖子,他们加盖的运河沿线邮政日戳,是目前距离当地运河最近的邮政局、所日戳,可供邮友们了解运河情况及邮政情况提供参考。
谢谢夏管恢复此帖!
3#
发表于 2009-5-28 23:14 | 只看该作者
汪老师07年秋也曾送我版票及20枚一套的明信片.

但好象该套片今年发票时很难制上极限片
4#
发表于 2009-5-29 16:1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发行的邮票其取景是捉摸不定的。呵呵。
5#
发表于 2009-5-29 20:57 | 只看该作者
强,除开邮票的选题和极限的制作问题,这个帖子本身的内容十分强~
6#
发表于 2009-5-30 13:4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不过偶更感兴趣的是时先生提供给大家的,难得的《运河沿线城镇邮戳》图片资料,已保存,谢谢!
7#
发表于 2009-5-30 15:14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将要发行的京杭大运河邮票,是全年邮票的一大亮点。长篇历史纪实文学《千古大运河》,对今天的我们掌握邮票的背景资料,了解运河文化的发生、发展及其意义,提供了重要帮助。
http://www.huohubook.com/files/article/fulltext/48/48782.html
8#
发表于 2009-5-31 12:05 | 只看该作者
跟着帖子旅游一趟
9#
发表于 2009-5-31 2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时永良 于 2009-6-2 20:43 编辑

8、东平县戴村坝:明朝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采用山东汶上白英老人的建议,在汶河与清河交界处修建戴村坝,引汶济运。南旺分水口“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既保证了枯水期京杭漕运畅通,又保证了洪水期水流安全入海,这里被誉为“北方都江堰”和“运河的心脏”。

南旺者,南北之水脊也,自左而南,距济宁九十里,合沂、泗以济;自右而北,距临清三百余里,无他水,独赖汶水。筑堽城及戴村坝,遏汶水使西,尽出南旺,分流三分往南,接济徐、吕;七分往北,以达临清。南北置闸三十八处。

——这就是历史上记载只有84个字的“白英策”。

这84个字,像一柄熠熠生辉、光芒四射的火炬,照亮了会通河,照亮了整个大运河——

090528230525c61687c655666b.jpg (56.83 KB, 下载次数: 49)

090528230525c61687c655666b.jpg
10#
发表于 2009-6-2 21:04 | 只看该作者
两年后的今天,古运河畔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1、两年前杭州邮协副会长汪以文先生带领考察组拍的枫桥运河。
2、现在的枫桥段运河畔,耸立起了全球最大的佛钟、诗碑。

09052823059b370f710e576bfd.jpg (46.01 KB, 下载次数: 48)

09052823059b370f710e576bfd.jpg

DSCF3849_resize.JPG (51.33 KB, 下载次数: 35)

DSCF3849_resize.JPG
11#
发表于 2009-6-2 21:09 | 只看该作者
1、诗碑正面:唐 张继《枫桥夜泊》
2、诗碑背面:康熙撰写的碑文。
3、钟楼。

DSCF3840.jpg (52.91 KB, 下载次数: 45)

DSCF3840.jpg

DSCF3847_resize.jpg (76.95 KB, 下载次数: 41)

DSCF3847_resize.jpg

DSCF3841.jpg (83.1 KB, 下载次数: 51)

DSCF3841.jpg
12#
发表于 2009-6-6 20:33 | 只看该作者
据刚刚收到的央视节目预告,今年世界遗产日期间,央视10套将于6月13日播出京杭大运河申遗专题节目,介绍燃灯塔、杨柳青、南旺村、扬州东门、拱宸桥等运河景点。
13#
发表于 2009-6-13 18:3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上午10点到14点,央视10套科教频道直播的京杭大运河专题节目看了吗?十分精彩喔。今晚20:30在同一频道将重播,没看的还可以补看。呵呵!
14#
发表于 2009-9-16 17:19 | 只看该作者
在京杭大运河邮票即将发行之际,我们不应忘了那些为运河申遗和发行邮票而奔走呼号的老集邮者。他们不辞辛劳在运河沿线考察,留下了各地的图片、邮戳资料,并印制了明信片,为我们今天制作极限片提供了方便。请记住他们的名字:汪以文、鲍柏青、陈振猷。
15#
发表于 2009-9-16 18:15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记住他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2-8 23:12 , Processed in 0.0681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