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liangj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油画创作地---广东画院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3-11-17 16:04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情况还是不要选择油画创作地为好,选择主图原地—长沙橘子洲头,总不会错!
17#
发表于 2013-11-17 1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时永良 于 2013-11-17 17:37 编辑

一楼的片、票之间人物五官有差异,片上人物像去安源,年龄大一些;而票上人物有“书生意气”,符合毛泽东《长沙》词中的意境。背后江中的船只差异更多一些。
18#
发表于 2013-11-17 22:16 | 只看该作者
这套的原地不好确认。到底在哪里创作的没有明确资料。陈衍宁虽为广东画院画家,但创作这幅画的1977年,广东画院尚未恢复,陈衍宁也尚未调入,并且当时的地址是在德坭路,至1982年才搬到人民北路(属于中山六路支局地 ...
cyc 发表于 2013-11-17 13:04

我很欣赏您这样的分析。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07:42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欣赏您这样的分析。
王海 发表于 2013-11-17 22:16

在广州,要问广东画院的盖戳地,很多邮友都会告诉你---中山六路邮局。
邮票首发那天,一些外省办原地封的大师以及本市的集邮爱好者都在这里实寄封片,本市几位极限爱好者都来这里,由于种种原因,只寄封,没有制片,包括我自己。
德坭路早就在广州版图消失,文革期间已改名东风西路。画院旧址与新址其实仅距一步之遥。
20#
发表于 2013-11-18 0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时永良 于 2013-11-18 15:46 编辑

经查,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就学时间是1913-1918年,也就是他20岁至25岁期间,因此票图表现他略有学生腔,似乎更符合年龄特征。

作者写《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是1925年的事了,应是回忆当年学生时代的情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票图改为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是切题的。
21#
发表于 2013-11-18 0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uyongkai 于 2013-11-18 09:59 编辑
在广州,要问广东画院的盖戳地,很多邮友都会告诉你---中山六路邮局。
邮票首发那天,一些外省办原地封的大师以及本市的集邮爱好者都在这里实寄封片,本市几位极限爱好者都来这里,由于种种原因,只寄封,没有制片 ...
liangjd 发表于 2013-11-18 07:42

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吵来吵去有什么意义,一百个人盖戳,就有一百个理由:搞广东题材,就只选盖广东邮戳;搞湖南题材,就选盖湖南邮戳;搞北京题材,就选盖北京邮戳;谁也没有必要非得强求别人与自己一致,说到底,不是能不能盖的问题,其实就是想不想盖的问题,愿不愿意去盖的问题。他们愿意,就让他们去盖德坭路支局戳就是拉
22#
发表于 2013-11-18 1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yc 于 2013-11-18 11:26 编辑
在广州,要问广东画院的盖戳地,很多邮友都会告诉你---中山六路邮局。
邮票首发那天,一些外省办原地封的大师以及本市的集邮爱好者都在这里实寄封片,本市几位极限爱好者都来这里,由于种种原因,只寄封,没有制片 ...
liangjd 发表于 2013-11-18 07:42

1、不是德坭路的问题,而是1977年画这幅画的时候,广东画院还没恢复,陈衍宁也还没有调入画院,无论广东画院在哪里,都跟这幅画没关系。
2、我赞成盖戳的地点不是唯一的,讲得通就行,关键是盖中山六路其实讲不通。既然不能确定位置,倒不如盖广州纪念邮戳,准没错!
3、这是实事求是的研讨,不是吵,谢谢!
23#
发表于 2013-11-18 12:36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盖纪念戳的片欣赏!
24#
发表于 2013-11-18 13:56 | 只看该作者
1、不是德坭路的问题,而是1977年画这幅画的时候,广东画院还没恢复,陈衍宁也还没有调入画院,无论广东画院在哪里,都跟这幅画没关系。
2、我赞成盖戳的地点不是唯一的,讲得通就行,关键是盖中山六路其实讲不通 ...
cyc 发表于 2013-11-18 11:07

按照你的讲法,作者是1978年后调入广东画院,那么按照规定可以盖作者长期工作地,中山六路邮局的讲法岂不是讲得通?所以如果你的片是1978年前发行的,盖中六就反而讲唔过去,78年之后的就可以盖中六的戳了,问题就解决了
25#
发表于 2013-11-18 14:58 | 只看该作者
《沁园春长沙》是1925年写的。
26#
发表于 2013-11-18 14:59 | 只看该作者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末,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的一首词。
27#
发表于 2013-11-18 16:33 | 只看该作者
按照你的讲法,作者是1978年后调入广东画院,那么按照规定可以盖作者长期工作地,中山六路邮局的讲法岂不是讲得通?所以如果你的片是1978年前发行的,盖中六就反而讲唔过去,78年之后的就可以盖中六的戳了,问题就 ...
duyongkai 发表于 2013-11-18 13:56

我的观点是选广州是因为广州是画的创作地,那么具体的创作地点在哪里?现在查不清,但肯定不在广东画院,因为1977年时广东画院不存在。目前查不清可以搁置,我们又不是搞原地封。盖个纪念邮戳不会出错。
你觉得画家后来的工作地也可以说得过去就盖嘛。我只是表达不同观点,觉得这样并不合适,因为这是纪念毛泽东,不是纪念陈衍宁。
28#
发表于 2013-11-18 16:37 | 只看该作者
行了,大家观点基本讲清楚了,可以到此为止。愿意盖什么自己选择。
29#
发表于 2013-11-18 17: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涯邮子 于 2013-11-18 17:47 编辑

关键是邮票上的这幅画不是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那幅老画(1977年创作),而是另外一幅新画,不知创作于何地,又收藏在何处?


30#
发表于 2013-11-18 18:25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邮票上的这幅画不是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那幅老画(1977年创作),而是另外一幅新画,不知创作于何地,又收藏在何处?


752512
天涯邮子 发表于 2013-11-18 17:44

问问中国集邮总公司邮票设计者、邮票责任编辑,邮票原画从哪里得到图案的?原画现在收藏者哪儿?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8-12 10:54 , Processed in 0.0640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