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1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昆曲源头在巴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 07: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2001年5月18日宣布,中国昆曲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人类艺术的一枝奇葩,昆曲产生于以江苏昆山为中心的娄江流域,而巴城镇是昆曲的最早发源地。
    巴城镇位于昆山市的西北境,在著名的阳澄湖东岸。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太湖向东海泄水的三江之一娄江,沪宁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横贯镇域。这是一个历史悠久、风光旖旎、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的水乡古镇。
    昆山是具有艺事传统的地方,六朝时期有民歌咏唱,唐宋时盛行“伎乐送祖”,到明代同是南曲,但各地唱法不一,魏良辅《南词引正》说:“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黄幡绰是唐朝一位宫廷艺人,擅长“参军戏”,被誉为中国十大名伶之一。安史之乱以后,流落到昆山正仪(今巴城镇正仪街道),死后葬在“绰墩”。绰墩以黄幡绰命名,是一座土山,由原始社会先民用人工堆筑起来的,经过多次考古发掘,绰墩遗址现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据地方志记载,在黄幡绰的影响下,当地村民善滑稽,能打切口。绰墩东有“傀儡湖”,也因他而命名,可知当时黄幡绰还传授了木偶戏。后来每年春季,各地戏班都要到绰墩村来演戏,少收钱甚至义务演出,久而久之形成了风俗。戏班的船,都停在绰墩前面一条叫做“行头浜”的河里,在俗语里,演员的服装穿戴称“行头”。
    中国完整意义上的戏剧,是产生于宋代后期的南戏。元朝建立,杂剧兴盛,它曾一度低落,到元末又重新复兴。当时有位诗人顾阿瑛(1311—1369),字德辉,在家乡正仪界溪,建造了 “玉山佳处”。至今还保存的金粟庵、东亭就是它的遗迹。《明史》说:“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暨饩馆声伎,并冠绝一时。”主人招集四方文士,举行诗酒之会,称为“玉山草堂雅集”,与历史上的兰亭雅集、西园雅集,并称三大雅集。宾客中有一位顾坚,《南词引正》说他善歌、善作古赋、善发南曲之奥,是出色的作家和歌唱家。他与杨维桢、顾阿瑛、倪云林友善。他是昆山千墩(今千灯镇)人,虽然离开此地比较远,每次雅集总赶来参加。他在顾阿瑛等文士的支持下,创始了昆山腔。顾氏蓄养家班,女伎们既表演歌舞,搬演南戏和杂剧,也演唱昆山新声,昆元末昆山腔形成时期最早的家班之一。
    昆山腔是昆曲的雏形。明嘉靖中叶,经过从江西寓到昆山、太仓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的大力改造,昆山腔压倒了南曲其他声腔,成为委婉细腻、流丽悠远的“水磨腔”,即昆曲。他的继承人梁辰鱼(1520—1591),是巴城镇东澜漕里人,《巴溪志》称:“辰鱼字伯龙,以任侠名,最善词曲,与嘉靖七子相抗衡,所著《江东白苎》,至今犹脍炙人口。”他从魏良辅那里“独得其传”,又和友人郑思笠、唐小虞、陈梅泉等对昆曲继续改进,使之臻于完善;魏良辅的“水磨腔”只限于清唱,他则把新腔用于创作,编写了一部传奇《浣纱记》。《浣纱记》又名《吴越春秋》,共45出,描写春秋末年,越国被吴国战败,越王勾践忍辱投降,献美女西施去蛊惑吴王。西施是越国苎萝村女,她和越大夫范蠡相爱,为了挽救祖国的命运,他们牺牲个人的幸福,忍痛他离。后来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把吴国灭亡。西施返回故国,范蠡也功成身退,他们泛舟五湖,欢度余生。作者以爱情为线索,反映历史兴亡,表达了爱国主义的主题。前人称梁辰鱼是“词才乐才两全高手”,他所创作的《浣纱记》传奇,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比较完美的结合,成为一时之冠,并流传海外。后世的西施戏,都取源于《浣纱记》。梁辰鱼采用魏良辅的新腔来歌唱这个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获得了成功,使昆曲走上舞台,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剧种,从此登上了民族戏曲音乐的宝座,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300年间,一直是中国戏剧舞台的中心。
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07:44 | 只看该作者
浣沙记可以办巴城的玩玩
3#
发表于 2010-6-3 22:3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4#
发表于 2016-12-31 23: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4-5-8 00:13 , Processed in 0.0485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