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4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之十七:一点感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 10: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进权 于 2014-3-1 13:00 编辑

前天中午在深圳一次茶聚,出席连本人共5人。其实我只是敬陪末座——首先我已吃过午饭,而且其余4位均是集邮界的猛人——一位是久居我国的“老外”国际级邮展评审员、另两外是我国的国际级评审员,还有一位是见习评审员(省级还是市级我搞不清),而我仅仅是个集邮爱好者而已。
      席间一位国际评审员问我背包有何好东西?其实哪有什么宝贝,只是杂七乱八的如证件、公交地铁储值卡、钥匙等,还有就是一个小型的相片册,用来临时存放买得的老明信片或新近制好的极限片。于是取出一枚最近购得的香港古典极限片给大家看看。

      那位“老外”国际评审员看过后,有点不以为然,说什么明信片上并无4分邮票,其意就是说这枚不算是极限片了。
      我当时就回应说我并非为了参展。这是大实话,我喜爱收集极限片(其实只是香港极限片,其它的如大陆的早早已放弃了),仅仅是喜欢这种邮品的美观,从没考虑参加展览,拿什么奖项。
      然后这位老外评审员又说,我就是评审极限类的,那些FIP极限委员会的头头见到他也称他为“师傅”。又说,1980年代,一次FIP的头头们到他家饭聚(当然是他在星洲的老家,不是现在在大陆的“家”),这些头头就曾说很后悔将航天及极限类纳入FIP邮展范围……。
      再说回这枚香港极限片,明信片图案是早年的香港邮票,包括维多利亚女皇及英皇爱德华,贴香港爱德华4分邮票,销香港邮戳,为何不是极限片?那位老外评审员说明信片图案没有4分邮票,是他看漏眼,明信片左上方靠近旗帜的一枚就是4分邮票,只是与所贴4分邮票刷色不同而已。但就算明信片上没有4分邮票图案,这枚就不是极限片?其根据哪个评审角度、哪个评审规则?
      10多年前,这位“老外”评审员已发表过不少轻视极限片的言论,而其心态至今未改。但极限类的评审大权却落在这样一个对极限片充满偏见的人手上,极限类还有什么“前途”?
      虽然我绝不会参展,极限类会不会被“踢”出FIP邮展范围与我无关。虽然如此,对这样的一位偏执的人手握极限类评审大权实在令人叹息!
      不管极限类的前景如何,我对极限片的爱好绝无半点动摇,我还是好好的制作、收藏香港极限片——仅仅是香港极限片。
2#
发表于 2014-3-1 11:35 | 只看该作者
自己玩的开心就好,参不参展其实真的无所谓。
3#
发表于 2014-3-1 16:59 | 只看该作者
然后这位老外评审员又说,我就是评审极限类的,那些FIP极限委员会的头头见到他也称他为“师傅”。又说,1980年代,一次FIP的头头们到他家饭聚(当然是他在星洲的老家,不是现在在大陆的“家”),这些头头就曾说很后悔将航天及极限类纳入FIP邮展范围……。
陈进权 发表于 2014-3-1 10:41


现在是个好机会啊,zheng主席可以想法把航天和极限类取消啊...
不过,光有传统、邮政史这些类别的邮展,还有几个人在看啊,大概都是作者见作者吧
4#
发表于 2014-3-1 17:12 | 只看该作者
啊啊,原来这些老外评审员也是光说不做的,只知道说后悔,却不敢去实施,是不敢,还是不想,大家心里都知道
5#
发表于 2014-3-1 19:35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大师邦成都的邮友指导了几部邮集,每部收费上万元,在成都讲课时卖的邮品多是极限片,赚了不少银子,我曾当面问过他,你说极限不行了,为什么代来卖的邮品都是极限片,价钱也不低了?他不回答我。
6#
发表于 2014-3-1 20:56 | 只看该作者
现下不少评审大员还是不肯与时俱进啊
7#
发表于 2014-3-1 21:2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是个好机会啊,zheng主席可以想法把航天和极限类取消啊...
不过,光有传统、邮政史这些类别的邮展,还有几个人在看啊,大概都是作者见作者吧
chinamc 发表于 2014-3-1 16:59

今天刚好去参观了“重庆市第四届集邮展览”,估计展场设在闹市区之故吧?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同其他几届集邮展览一样,驻足极限展框前的人员更多一些,有人说这边风景独好。。。
对于集邮者而言,某类别国际取消,还有国内,上层取消还有基层,总有春色养眼处。。。
极限片上面终归是贴上了票子,沾上戳子,若盖棺此物为非邮品,便可干干净净驱除出境。
届时闲杂人等不必进入,即可作者见作者,寡人对寡人
8#
发表于 2014-3-1 2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14-3-1 23:12 编辑

2011下半年后,上海几位邮人曾戏言:极限片将来可以不隶属集邮的一支,多往纸质艺术品方向多靠拢。
9#
发表于 2014-3-1 22:44 | 只看该作者
何谓为“确有其物”?

不接受泛极限片。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0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进权 于 2014-3-2 09:25 编辑

这位“老外”国际级评审员的话到底是否百分百可靠(1980年代他家宴会的话、现在极限委员称他为“师傅”),或者应有少许保留。
      这位老外评审员可能有点“自卑”的心态,因早年他是德国某大机构的工程师或部门主管,又在集邮界享有盛名。后来不知何故要跑来中国,专门代人做邮集,凭其“手艺”也混得不错,每到一地自然有人包住包吃,固然因为要找他做邮集,也是敬重他的邮识。
      前几年他甚至连国际邮展评审的份儿也没有,现在“捞得”评审极限类,与其“专业”不符。与以前的风光不可同日而语。
      可能因潦倒至此,才不断炫耀其“威水史”,不至被人看扁。
      但他10多年来对极限类的轻蔑却从没改变。

      我因从没请过他吃饭,而且在集邮圈半点名声也没有,也没有“帮衬”他做邮集,自然被其瞧不起,甚至因此遭其白眼。

请看两年多年我的一篇帖子,就知这位老外评审员的一些行为:


【一桩“趣事”】

      这天早上,回到公司所在大楼,走进电梯厅,见已有近10人在等候电梯。当时只有一部电梯从楼上往下途中,另两部电梯由于无人从楼上下来,因此停留在10多20楼不动。我走到电梯厅前,就按了往下的按钮,楼上其中一部电梯接到指令即徐徐下降(由于该大楼有地库 ,因此电梯设有往下按钮,但其实电梯内已被关闭往地库的按钮,不能继续往下)。当时等候电梯的,正有一位知名的、长居我国的“老外”国际评审员。
      这时,第一部电梯已到达一楼,我考虑了一秒钟,即选择乘坐这部电梯(如乘坐电梯的人较多,我很多时不愿意与别人挤,宁可多等一会坐下一部电梯)。该国际评审员是最后走进电梯的人(这也是他“礼让”的习惯),我向他说“这么早啊!”作为打招呼的一种方式,但他好像没有回应。由于公司在大楼的差不多最高层,当其他人已陆续到达后离开电梯,这位国际评审员忽然对我说:“我们是往上,你刚才为何按往下的按钮?这样会妨碍其他人的。”我有点愕然,说:“怎会妨碍别人呢,这部电梯到达1楼又不会再往下。”对方继续说:“里面两部电梯可以往下。”(该大楼共有6部电梯,外面4部只往12-26楼,只准载人;里面两部可以往8-26楼,可以载货,也可以往地库。我通常不喜欢乘坐里面两部电梯)我有点好气又好笑:“我明白,就因为外面的电梯不能往下,我才按往下的按钮。而且这些‘傻瓜’电脑,没人乘坐下来,就停留不动,按往下的按钮才会下来。”这时已到我们的楼层,他继续说:“我‘做’过电梯,我明白。(他以前好像是这方面的工程师)我宁可等两个钟,也绝不会做这种妨碍别人的事!”我真有点“气”了,但仍“心平气和”地说:“这是你够‘直’。”但其实心里暗骂“昂居”(广东话骂人正直得近乎愚昧)。这时已到达公司所在楼层,我也懒得与他继续争下去。
      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冤家路窄”,我走进电梯厅,又见到该国际评审员。我故意不走到电梯前,站得远远的。当时三步电梯除除而下,第一步电梯到达后,其他等候电梯的人(约5-6人)均已进电梯,这时一位妙龄女郎急步赶上,国际评审员做一个礼让手势,妙龄女郎进电梯后,国际评审员也走进去。电梯门关上后,另一部电梯也到达了,我独自一人“包”了这部电梯。
      我乘坐的电梯到达公司所在24楼,国际评审员乘坐的电梯才到达17-8楼——当时国际评审员并非到24楼而是回到10多楼住宿处。(这是一座奇怪的商住大厦,因此可是办公室、可是住宅,或办公兼住宅,又可以开设宾馆。)



相信有人给他看过上面这篇东西,因此那天我最后到达向众评审员打招呼,唯独这老外评审员没有反应。自从两年前发生上述的“升降机事件”后,该老外评审员多次到深圳,我均没参见过他,直到前几天才再次见到他。我几乎肯定他看过上述文字而心中仍存芥蒂,因此对我到达也不理睬。
11#
发表于 2014-3-3 19:00 | 只看该作者
我其实对集邮前景一直很担心,现在集邮没有以前有趣了,我去邮局买邮票都对我说去集邮公司买!现在喜欢上极限就是因为极限有趣。我想:与其担心极限好还是集邮好,还不如担心怎么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集邮这行!我老婆看我集邮都说我把老了的事给做了。原来大众的眼里集邮是老人们做的事情!
12#
发表于 2014-3-3 23:08 | 只看该作者
这张片真好!
13#
发表于 2014-3-4 13:38 | 只看该作者
不必杞人忧天,
极限集邮这驾马车这几年虽磕磕绊绊但毕竟一直还在奔跑。
退一步讲,
外国的月亮亮不亮无所谓,国内的月亮能亮就行了。
14#
发表于 2014-3-4 14:38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专家的话不必在意,坚持自己的玩法,乐在其中!
15#
发表于 2014-3-7 17:15 | 只看该作者
做什么都有反对声音的,不必介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8 03:11 , Processed in 0.0585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